
設身處地的魔力
VIVIAN FANGShare
【方方隨筆】你知道「將心比心、知己知彼、設身處地」的同理心思維,在談判上多有威力嗎?
本篇文章原在Oct 16, 2024年於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本人Vivian Fang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方方昨晚跟兩位友人聊天,閒談之中,聊到兩位友人最近都在找工作。其中一位已剛剛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了,而另一位才開始跟我過履歷,正在摸索面試、談薪資、自己的定位等重要人生議題。
這兩位朋友彼此也認識。而在他們求職過程之中,方方都有給些意見,甚至幫忙改履歷,跟他們練習口條等。
也因此,方方週一寫了上一篇文章《自信心的養成》。因為在與他們談話時,有了這個想法,希望能鼓勵對自己信心不足的朋友們。
這兩位友人,其中一位尋求了台灣某家專業的求職網的履歷輔導教練幫忙看了履歷。友人說有幫助,但他覺得跟我過履歷的幫助更大,而且差很多!
友人說:「欸,你真的超厲害!」,方方被稱讚,但我覺得有點難為情,而且我也不理解。因為我不覺得我有什麼厲害,所以身為好奇寶寶的我就問了一下,為何他覺得厲害。
另一位已經找到工作的朋友立刻跳進來說,他本來也想去同一機構諮詢看看,但後來找上我,他說:「不過有妳在就OK啦!」
哇,大家對方方這麼有信心啊!接著朋友們說明。
友人一說:「專業求職履歷教練有講( 我履歷上 )要改善的點,但方向很大,我也覺得有道理,就改善了。但改完還是覺得虛虛的。」
方方問:「那你跟我過完履歷,改完後,你現在不虛嗎?」
友人一說:「好非常多耶!原本可能80分虛,現在只剩下20分虛,我自信心不夠啊。
還有,方方你給的東西非常具體,你明確告訴我哪一條要怎麼修正,而且你很知道怎麼寫比較吸睛、抓人眼球。主要是你教我們把小事放大,再數字化說出自己的優點跟經驗。
這些,求職網的教練沒講那麼細及通透。
然後方方你講話的自信和專業感,讓人好信任和安心。」
方方聽到最後一句笑了:「哈哈,原來我的語氣、話術還具有催眠的效果啊!」
我接著說了一句我很想提醒所有朋友的話。
請你小事放大,
隨時放大自己優點,
請你不只是履歷上這樣做,
而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這樣做!
因為方方這兩位友人屬於乖乖牌、安分守己的,他們絕對沒有任何半點過度自我感覺良好的跡象;而且如果他們有點大頭症的話,我對他們的說法一定會大幅度下修的。
我說完提醒他們放大自己優點後,他們倆位都很認同我上面的說詞,而我也確定他們以後會慢慢建立鼓勵自己的方式,拾回自己的自信心。
將心比心
接著方方跟友人聊到他去求職網的教練那邊的履歷輔導,這個輔導過程,方方認為友人他應該也是收穫很多。友人說,的確有不少收穫,但他自己覺得跟與方方one-on-one的session的收穫量不能比較。他們甚至都不約而同地,曾經在諮商的過程中問我,他們可不可以錄音,方便他們回家可以再聽一下。
最近好多朋友遇到事情找方方諮詢時,紛紛開啟錄音機,錄起我的音,這也是一個挺可愛的意外。但其實以前我在大學教書時,學校的課程本來就會錄音,留在學校的圖書館讓學生們聽。錄音這點,其實方方我已經習慣了。
(還是希望呼籲一下,將來如果你遇到我想要錄音,希望你不是偷錄。你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跟我說一聲,這樣我才比較有心理準備。謝謝!)
方方聽了友人說跟方方討論的收穫真的多很多後,我說:「那是因為我是實際跳下來,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我把自己放在你的角度來看,看怎樣對你當事人最好吧。」
然後方方說了,這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其實是我做事情以及做人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人跟做事情都要將心比心。我不論是對親戚、朋友、同學、上班對內部同事、做事對外部客戶或廠商,我都比照這個通則辦理。
這種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視覺角度,老外叫「I Put Myself in Your Shoes」。
我得穿上你的鞋,我才能看清楚你現在面對的事情啊!
西方社會的形容或者描述,其實是很直覺性的。
友人接著說:「我有感覺到,方方你是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
我接著說:
「請你試試看,不論是上班、做事、協商事情、購物、交友、對待自己人,凡事都請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對手著想。
『設身處地』絕對是一個通則。如果你能所有事情都用這方法去看待,包你通透。你做每件事情都很順利,因為你已經抓到談判的要訣。」
方方認為這是「同理心」的最大化。
如果你把別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看待、把他的心當作你的心、你設身處地替對方思考每一件事情、而且以他的出發點來看事情、以他的感受當感受…我想,你一定是你身邊所有朋友中人緣最好的。
因為你真誠、熱心、善良而且不抱私心。
接著方方賽局魂上身。我說到,這心法絕對是賽局原理,但這也是我們從小被教大的做人基本道理。
友人二問:「方,你怎麼做的? 我也想要很能了解別人處境和心情去思考。」
方方:「這就是『換位思考』啊,你得設身處地想清楚對方的立場,你才能看清楚你該怎麼做最好。」
友人一:「可是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要怎樣去抓重點?」
友人二:「我是可以換位思考,只是沒法像方方你這樣精準提出解決之道啊!」
方方:
「你如果能想清楚他怎樣做事,你就知道怎樣跟他配合,
你就擁有所有談判的籌碼。
因為你已經設身處地替他想過了。
你如魔術師般,最大化你的同理心來跟他周旋。
你的行為可以牽動他心弦、打動他感觀、彷彿具有魔力般的掌握整個局面( 賽局)」
友人一:「對,我有想過換位思考,但那還是『我』 的角度;不是『他』的角度。」
方方:「就好像孫子兵法說到的,你要知己知彼,你才能完全掌握局勢,百戰百勝。」
方方接著說了句讓方方今天想把這篇文章寫出來的punch line。
你要把自己拉高一個層次
假設你是上帝、天神,而且是一位關心世人的全能神(Almighty God)。
用這個角度來思考,你覺得對他怎樣最好?
方方的意思是,請你別用你自己的個性、思維去思考。請你用無私、大愛的神的角度來看事情。
我們當然都不是神,但就以你的能耐去揣摩。如果你凡事都用超然的方法去看對手,久而久之,你就會知道對手想怎麼做。
而你跟他合作的時候,你就知道你該怎麼做。因為你已經看清楚對手的牌、或者你已經摸清楚他的套路。所以你會清楚知道自己要怎麼打牌、出什麼招才會勝利。這絕對是賽局原理,但孫子兵法也有教。
永遠先看清楚對手要幹嘛
然後釐清自己最終目標是什麼
你就知道怎樣出招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你的敵人或對手著想。你心裡想著怎樣對他好,你自然也知道怎樣對自己好。
當你連敵人都設身處地般替他都著想時,想必你已具備無堅不摧的最佳談判神器。你絕對有無比大的威力在方方面面,而對手甚至不自覺地棄械投降,跟你化敵為友。
後記
昨晚談到此,友人們紛紛說到,他們沒有這樣想過。然後說,他們要細細思索以後怎樣做。
友人二:「這部分或許是我們歷練、或是知識、膽識不足,還沒法立即能夠做出對策。」
方方:「那也只能多練習 。鐵杵磨成繡花針、功到自然成。滴水穿石的例子比比皆是。任何事情練習久了,我們都會進步的。重點是,你跨出這一步了沒有?」
很多事情練久了,它就變成你的反射動作了。你找籃球員來投籃,方方覺得他快睡著都能反射性地上籃。
友人二:「這是我們缺乏的。」
方方:「那就請你立志我今天要比昨天好一點,明天的我比今天再好一點。有一才有二,有二才有三。就每件事情,每天、每天地認真練習。」
方方接著說到,任何訓練剛開始都很難,克服心魔也很難。不想去運動的人比真的跑出去運動的多,因為心裡發懶。但請我們大家都不要給自己這麼多機會,解釋自己怠惰的態度。
做就是了!
Just Do It!
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實在是太簡單了,躺著就可以。喝醉的永遠說,我沒有醉啊,我只是大聲了點。認真裝睡的人,我想你也叫不醒他的。
最後方方送上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恆心也是需要練習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練習。
共勉之。
謝謝你今天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按:筆者小名方方
Photo by Eliud Gil Samaniego on Unsplash